卓駿有德集团 > 其它知识专题

在全球化浪潮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才已成为城市与地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金融、航运及贸易中心,深谙此道。近年来,为应对全球人才竞争加剧及本地人才结构调整的需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计划”)便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该计划自2022年底推出以来,便以其相对宽松的申请门槛和高效的审批流程,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香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通道。

香港高才通计划的诞生背景与战略意义

香港高才通计划的诞生背景与战略意义

香港高才通计划的出台,并非偶然。它是在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承载着香港特区政府对于未来发展的深远考量。

首先,全球人才流动加速,各大经济体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顶尖人才。新加坡、迪拜等国际城市在人才引进方面动作频频,对香港构成了直接竞争。香港若不积极应对,可能面临人才优势弱化的风险。

其次,香港本地产业结构正经历转型升级,对创新科技、金融科技、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日益旺盛。然而,本地人才培养体系短期内难以完全满足这些领域对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庞大需求。因此,从外部引进成熟人才成为必要补充。

再者,过去几年,香港经历了一些社会事件及疫情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流入与留存。高才通计划的推出,旨在向全球清晰传递香港依然开放、依然重视人才、依然是宜居宜业国际都会的积极信号,以提振信心,补充人才储备。

战略意义上,高才通计划是香港“抢人才”、“留人才”组合拳中的关键一环。它不仅着眼于短期内补充劳动力市场的缺口,更着眼于长远提升香港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通过引进高学历、高技能、高收入人才,期望能为香港经济注入新活力,促进知识转移,带动本地就业,并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人才枢纽的地位。

深入解读高才通计划的三大申请类别

深入解读高才通计划的三大申请类别

高才通计划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其清晰且相对简化的申请资格。它主要面向三类目标人群:

  • A类:高薪人才申请人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港币250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此类申请不设学历限制,纯粹以高收入作为衡量标准,旨在吸引已在全球市场证明自身价值和能力的高收入人群。

  • B类:百强大学毕业生且具工作经验申请人需获全球百强大学颁授学士学位,并在紧接申请前五年内累积至少三年工作经验。这里的“全球百强大学”是指四个指定世界大学排行榜(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任何一个榜单上曾位列百强的大学。这一类别旨在吸引拥有良好教育背景和一定实践经验的年轻专业人士。

  • C类:近五年内百强大学毕业生但工作经验不足申请人需在紧接申请前五年内获全球百强大学颁授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不足三年。此类别设有年度配额限制(目前为10,000人),且不适用于在香港修读全日制经本地评审课程而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这一类别更侧重于吸引具有潜力的年轻顶尖学府毕业生,为他们提供来港发展的早期机会。

这三类通道的设计,体现了香港引才策略的全面性和灵活性,既重视已有成就的高端人才,也关注有潜力的新生力量。

申请流程与所需材料概览

申请流程与所需材料概览

高才通计划的申请流程以高效便捷著称,主要通过香港入境事务处指定的网上系统进行。

  1. 资格评估:申请人首先需根据A、B、C三类要求,自我评估是否符合基本资格。
  2. 网上递交申请:符合资格者可通过香港政府一站通网站内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电子服务平台递交申请。
  3. 准备证明文件:一般包括有效旅行证件、个人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如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成绩单)、工作经验证明(如雇主推荐信、劳动合同、税单等,B类适用)、收入证明(如税单、银行流水、薪资证明等,A类适用)、财政状况证明(证明有能力在港维持生活)以及其他可能需要的补充文件。
  4. 缴纳申请费:按规定缴纳相应的申请费用。
  5. 审批与结果通知:入境事务处在收到全部所需文件后会进行审批。根据官方信息,审批时间一般在四周左右,但实际处理时间可能因个案复杂程度而异。
  6. 获批后办理签证/进入许可:申请获批后,申请人将获得电子签证/进入许可,凭此可来港或在港逗留。

首次获批的高才通签证,一般逗留期限为24个月,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这意味着持证人可以在港自由转换工作,甚至创业,而无需事先获得入境处批准。

高才通计划的核心优势与吸引力

高才通计划的核心优势与吸引力
  • 无需事先获得雇主聘用:这是高才通计划相较于传统工作签证(如“一般就业政策”)的最大优势之一。申请人获批后可先来港,再寻找工作机会或创业,给予了人才更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权。
  • 审批快速:相较于其他一些人才计划,高才通的审批周期相对较短,有助于申请人快速规划行程。
  • 可携同受养人:主申请人获批后,其配偶及18岁以下未婚受养子女可以受养人身份申请来港,解决人才家庭团聚的后顾之忧。
  • 续签与永居路径清晰:首次获批24个月后,如需续签,申请人需证明已在香港获得聘用,薪酬福利条件达到市场水平;或已在香港开办或参与业务。在港连续通常居住满七年后,符合相关条件者可申请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
  • 税务优势:香港拥有简单低税制,对于高收入人群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申请高才通计划的注意事项与潜在挑战

申请高才通计划的注意事项与潜在挑战

尽管高才通计划充满吸引力,但申请人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 续签条件:首次签证的宽松并不代表一劳永逸。续签时,入境处会对申请人是否真正在港工作或经营业务进行审核。因此,持证人需积极在港寻求职业发展或创业机会。
  • 生活成本:香港是全球生活成本较高的城市之一,尤其在住房方面。申请人需有充分的财务准备。
  • 就业市场竞争:虽然香港求才若渴,但特定领域的优质岗位竞争依然激烈。申请人需对自身能力和香港就业市场有清晰认知。
  • 文化与社会适应:对于非本地申请人,融入香港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也需要一个过程。
  • 百强大学名单的动态性:用于B类和C类申请的“全球百强大学综合名单”会定期更新。申请人需以递交申请时入境处公布的最新名单为准。

高才通计划的初步成效与未来展望

高才通计划的初步成效与未来展望

自推出以来,高才通计划的申请反应热烈,远超预期。根据特区政府公布的数据,申请者来源地广泛,但以内地申请人为主要群体,其中不乏毕业于世界顶尖学府和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香港部分行业的人才短缺问题,也为香港的经济复苏和长远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然而,高才通计划也面临一些讨论,如如何确保引进的人才能真正融入香港社会并长期服务香港,如何平衡本地人才与外来人才的发展机会,以及如何将短期的人才“流量”转化为长期的发展“存量”等。这些都是特区政府在后续政策优化和执行过程中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展望未来,高才通计划预计将继续作为香港引才揽智的旗舰项目。特区政府可能会根据实施情况和实际需求,对计划细节进行动态调整,例如优化百强大学名单的认定标准、加强对获批人才在港发展的支持服务(如就业辅导、创业支持、安居服务等),以及探索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人才政策联动,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地。

结语:高才通——香港引才的新篇章

结语:高才通——香港引才的新篇章

香港高才通计划是香港在全球人才竞争中主动出击、精准施策的体现。它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机制,为全球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来港发展的新通道,也为香港自身的持续繁荣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当然,人才的吸引、培养和保留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才通计划的成功,还需要香港在经济结构优化、城市治理提升、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持续努力,真正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共同书写香港发展的新篇章。